中华束腰蟹

Somanniathelphusa sinensis   H.Milne-Edwards
   

  19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观察标本:8♂♂7♀♀(2抱卵),广东广州近郊,1963,5;1♂1♀,广东广州中山医学院,1961,12,11;1♂1♀,广东广州中山大学池塘,1960,3,24;9♂♂8♂♂(4抱卵),广东高要七星岩,1963,5,6。
形态描述:头胸甲稍隆,表面光滑具微细凹点,颈沟浅,可辨,胃、心区之间的H形沟细而深,十分清晰。额后叶较宽而锋锐,眼后隆脊内侧平钝,外侧退化。额缘锋锐,中部略凹。额下三角区的长度约当宽度的3倍。前侧缘包括外眼窝角在内共分4齿,第一齿约等于或略大于第二齿,小于第三齿,末齿最小,略向外指。第三颚足长节的宽度约当长度的1.2倍,坐节的长度约当宽度的1.5倍,外肢末端超越长节基部的1/2,具壮鞭。
两螯甚不对称,长节相对瘦小,背缘近末端具一齿,腕节背面具凹点及细皱襞,内末角具一锐刺,略向内弯,基部的小齿不明显;大螯掌部的长度约当宽度的1.2倍,明显短于可动指,两指内缘具大小不等的钝齿,两指间的空隙大小随个体、年龄或地区而有差异。步足瘦长,末对步足前节的长度约当宽度的1.7倍,短于指节。
雄性腹部┷形,第五六节处具一束腰,第六节表面基半部稍凹,末半部稍隆,长度大于基部宽度的1.6倍,尾节的长度约当宽度的1.1倍,稍长于或约等于第六节,末缘钝圆。胸部腹甲沟深,第六七节的中纵缝有一间隔。雄性第一腹肢短小,基部呈泡状,末半部呈针棒形,末端稍向腹面弯指。第二腹肢针棒形,基部膨大。雌性腹部圆大,第六节的宽度大于长度的2.9倍,尾节的宽度大于长度的2.7倍,末缘中部近圆钝的角状,短于第六节。生殖孔呈长圆的豆形,位于第六胸甲的内上角,开口朝向内方。

雄性头胸甲长22.3—29.1mm,宽26.6—36.6mm;雌性长21.8—27mm,宽28—33.6mm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:穴居于淡水及咸淡水岸区的泥洞中,春季4—5月为其产卵繁殖季节。雌性抱卵量约240余粒,卵粒直径约为1.3mm。为大平并殖吸虫Paragonimus ohorai Miyazakei怡乐村并殖吸虫P.iloktsuenensis Chen及福建并殖吸虫P.fukienensis Tang et Tang的第二中间宿主。